施用菌肥必須注意哪些問題
施用菌肥(微生物肥料)時需注意以下關鍵問題,以確保其效果和安全性:
1. 菌肥的保存與有效期
有效期短:菌肥中的微生物活性會隨時間下降,購買時需關注生產(chǎn)日期,避免過期使用。
儲存條件:需陰涼、干燥、避光保存(溫度一般不超過25℃),高溫或暴曬會殺死微生物。
2. 施用環(huán)境要求
溫度:土壤溫度需適宜(通常15-35℃),低溫(<10℃)或高溫(>40℃)會抑制微生物活性。
濕度:土壤需保持濕潤(含水量40-60%),干旱或積水均不利微生物存活。
土壤pH值:多數(shù)菌種適應中性或弱酸性土壤(pH 5.5-7.5),強酸/堿環(huán)境需選擇耐性菌種。
3. 避免與殺菌物質混用
化肥:避免與高濃度化肥(如尿素、硫酸銨)直接混合,需間隔3-5天施用。
農藥:禁止與殺菌劑、殺蟲劑同時使用,需間隔7天以上。
強氧化劑/抗生素:如含氯消毒劑、鏈霉素等會直接殺滅微生物。
4. 合理施用方法
接觸根系:菌肥需施于根系附近(如穴施、溝施),確保微生物接觸根際。
避免紫外線:開袋后盡快使用,施后覆土,避免陽光直射殺死菌種。
用量適宜:按說明書推薦量使用,過量可能破壞土壤微生態(tài)平衡。
5. 土壤條件優(yōu)化
有機質補充:微生物需有機質作為營養(yǎng),配合腐熟有機肥可增強效果。
土壤改良:板結或鹽漬化土壤需先改良(如增施有機肥、翻耕),否則微生物難以存活。
6. 菌肥選擇與搭配
針對性選菌:根據(jù)需求選擇菌種(如固氮菌、解磷菌、生防菌)。
復合菌肥:多菌種協(xié)同效果更佳,但需確保菌種間無拮抗作用。
認證產(chǎn)品:選擇有正規(guī)登記證(如農業(yè)農村部微生物肥登記)的優(yōu)質產(chǎn)品。
7. 其他注意事項
避免高溫施肥:夏季高溫時段建議早晚施用,減少陽光和高溫對菌的殺傷。
長期使用:微生物需持續(xù)補充才能穩(wěn)定土壤菌群,建議每季或每年定期施用。
效果觀察:菌肥見效較慢(通常1-2個月),需結合其他措施綜合改善土壤。
常見錯誤避免
誤將菌肥與未腐熟糞肥混用(發(fā)酵產(chǎn)生高溫會殺死微生物)。
在極端干旱或澇漬土壤中強行施用。
盲目追求低價產(chǎn)品,忽視有效活菌數(shù)和菌種適應性。
通過科學施用菌肥,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、減少病害,但需結合土壤狀況、作物需求及環(huán)境條件綜合管理。